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瑞昌市法院抓好“四化” 打造“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发布时间: 2023-04-13    来源:

瑞昌市人民法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司法问题,以“四化”为抓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022年群众满意度排名同比上升30位。



优化诉讼服务,让群众“省心”。集约办理。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自助服务等12个功能分区,在全市率先配备虚拟导诉、风险评估、自助查询、智能诉状等智能设备。当事人可根据自身需要,查询法律规定,生成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指数选择解纷方式。服务下沉。所辖基层法庭全部建设了立案和收转发中心,实现诉前调解、立案、开庭等服务全覆盖。法庭实行驻庭办公,邀请优秀人民调解员和乡村干部参加法庭案件的诉前、诉中调解,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解纷服务。网上借力。深化智慧法院系统运用,协同推进“移动微法院”APP、多元调解平台、道交一体化平台等多个在线诉讼服务渠道一体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不打烊”“少跑路”的诉讼服务。2022年网上开庭办案数577件,在线音视频调解711件、远程提讯217次。网上立案3091件,跨域立案66件。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江西改革动态》刊发,在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作现场交流发言,省高院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对瑞昌相关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



细化司法为民,让群众“暖心”。开展“干警联系村支书”活动。干警与157个行政村结对,加入微信工作群,主动融入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中。成立瑞昌市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官指导咨询委员会,在全市21个乡镇和1个市直单位成立调解咨询指导小组,指导对接乡镇的调解工作,全年共接受法律咨询、解决纠纷1000余次。实行院领导接访制度。实行院长、庭长、承办法官三级信访接待制,每个工作日安排一名院领导在诉讼服务中心接访,同步采取约访与开门信访相结合的方式,全年接访人员200余人次。开展普法宣传。成立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队,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审理、送法下乡等活动,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全年开展巡回审判47次,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14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压实帮扶责任,抽调两名干警驻村帮扶,帮扶黄金乡前程村11.5万元,建立山羊养殖合作社。坚持“一手撑伞、一手干活”,强化网格化管理,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先后派出干警1000余人次下沉到社区协助核酸检测、社区值守。



深化改革创新,让群众“顺心”。擦亮长江环境资源审判品牌。总结提炼“12345”涉长江环境资源案件工作法,依法审结25件涉长江案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水产品两类犯罪。创新“以劳代偿”执行方式的环资案件。开展修复资金管理模式试点,签订公益信托合同10份,委托管理涉案资金157万余元。2022年,赣州市、安庆市等近20个兄弟法院来我市调研学习,该项工作多次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打造破产审理工作品牌。探索创新“府院联动”“预重整”“执破直通”机制,适用于房地产企业、涉农企业破产重整案,取得良好效果。如依法推进该市“中央商务区”项目破产重整,近10年烂尾楼得以盘活,500余名群众债权纠纷得以化解。



强化执法办案,让群众“安心”。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指令管辖的都昌县张俊全等24人涉黑案,执结涉黑、恶、“伞”案件7件。严惩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犯罪,审结“食药环”“盗抢骗”“黄赌毒”等犯罪案件102件158人。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1件案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栏播出。妥善化解民事纠纷。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生问题的关切,妥善化解教育、医疗、劳动各类纠纷269件。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改革,助力构建和谐家庭,妥善审结各类家事纠纷416件,对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案件,发出家庭教育令31份。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化解物业纠纷365件。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开展“浔城攻坚”“猎狐”等专项执行行动,加大执行力度,执结各类案件1490件,执行到位金额1.63亿元。保持打击拒执高压态势,拘留被执行人36人,移送公安立案侦查2案2人,限制出境2人。拓宽财产变现渠道,提高财产处置变现率,对67件大宗物品进行挂网拍卖,成交金额达36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