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高考来临需警惕这几种骗局
一、假冒招生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员,吹嘘自己神通广大,诱骗考生填报志愿,之后又强调录取有难度,同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部分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只好出钱,从而上当受骗。
二、故意混淆教育形式进行诈骗。混淆网络教育、学历文凭教育、自学考试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读大学,结果等考生家长出钱后,得到的不是普通高等教育录取通知书,而是自学考试助学班、成人教育辅导班、等录取通知书。
三、声称可以低分高录进行诈骗。招生骗子自称是高校领导或者是省招办领导的熟人,声称可以把低层次分数的考生提到高一层次院校录取,从而骗取钱财。
四、编造所谓“内部指标”的谎言进行诈骗。通过伪造文件以及高校公章,声称手中拥有高校招生“内部指标”、“机动指标”,考生想上大学,需要花钱通过“内部指标”录取。
五、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之名实施诈骗。不法分子自称可以搞到“自主招生”指标,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家长。
六、利用非正当手段搜集录取信息,将考生的正常投档以及录取,说成是花钱帮忙打通关系的结果,以此向考生家长骗取钱财。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凡以收取保证金、录取费等名义的信息和电话切勿相信。对于各类骗术,考生和家长也要保持警惕,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