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风险提示:47家券商承销“中招”违约债 招商、国海成踩雷大户

发布时间: 2020-04-22    来源:

 “一天5单债券违约”。这仅是去年信用债违约风险的冰山一角。随着债券违约风险的加快暴露,承销机也构站上风口浪尖。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11日,去年有47家券商承销“踩雷”违约债,招商证券、国海证券成“踩雷大户”,承销债券违约数量均超过10只,券商执业能力面临考验,亟待敲响风控警钟。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11日,去年全市场债券发行规模已达42.42万亿元,去年同期这一规模为41.51万亿元。而在2017年、2016年全年这一数字分别为40.89万亿元和36.36万亿元。

  以券商为主承销商来看,去年券商债券承销金额达到6.96万亿元,较前年同期的5.25万亿元增长超三成。具体来看,去年有16家券商承销规模超过1000亿元,中信证券以8950.68亿元的承销金额排名居首,其次是中信建投,承销债券金额7945.73亿元,中金公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承销规模排名分列三四五位。

  就在券商积极抢食债券市场“蛋糕”的同时,市场信用风险增加也给券商带来更大的挑战。Wind数据显示,仅12月6日一天,便有5单债券出现违约,涉及南京建工、龙跃实业等债券发行公司,招商证券等4家券商承销机构“踩雷”。截至12月11日,去年已有169只债券发生违约,违约金额合计1344.62亿元。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去年以来违约的债券中,主承销商来自证券机构的多达47家,有14家券商承销的债券有5只及以上出现违约。其中招商证券、国海证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踩雷”违约债券数量居前四名。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招商证券年内承销的12只债券出现违约,国海证券紧随其后,承销的11只债券发生违约,中信建投 “踩雷”10只违约债,光大证券“踩雷”7只。

  就承销踩雷违约债的影响,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方式提高债券承销风控能力等问题,记者分别向招商证券、国海证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北方一家中型券商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 受当前宏观环境、经济周期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现金流出现问题,容易引起债券违约,此外,一些承销商可能会在项目比较多的情况下出现调研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对于一些已经出现苗头的问题重视不够,也会导致后期承销的违约情况的发生。上述人士还表示,承销的债券若较多出现违约,对证券公司业绩、后续开拓业务的能力和品牌效应等方面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实际上,债市风险频繁暴露,相关部门对券商债券业务的管理也在强化。去年10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办法(试行)》。首次证券公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将于今年启动。引导券商机构不要过分重视规模而无视项目质量,根除完全的利益导向、业绩导向。

  那么,券商机构对承销的债券项目该如何更好地监督和负责?券商投行从业人士何南野指出,公司应制定相关的项目承揽、承做、承销、持续督导等各个阶段的清晰制度,并要求员工按制度严格执行,公司合规部门应对项目人员执行制度的情况定期进行核查和监督;券商的风控部门应加强对具体项目的审核和风险的判断,应不定期深入到项目现场,对项目小组的现场尽职调查工作及底稿的整理归集工作进行监督;还需建立所承销债券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应积极地进行风险处理和应对。此外,还应对项目人员的奖励提成机制进行改革,应适当对项目奖金进行推迟递延发放,或提取部分项目奖金作为风险准备金,以防止项目人员过于短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