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向“执行难”亮剑 让执行不再难
本报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赵岑雨)日前,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今年1~9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8085件,执结15543件,结案率85.94%,同比增长近14个百分点,全市两级法院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更加高效,“执行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今年以来,我市注重深化执行联动机制,拓展联合惩戒范围和深度。市中院与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签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方便当事人办理过户手续;与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搭建法院查控车辆专网对接平台,解决被执行人车辆查扣难题;此外,还分别与市文明办、市国土局等就被执行人财产查控、曝光、保全和悬赏担保达成共识,并签订协助协议,促进了综合治理执行难制度化、规范化。
全市两级法院树立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促进营商法治环境不断优化,对被执行人企业,能够“活封”的绝不能“死封”,严禁超标的、超期限查封,对于确因暂时困难不能履行债务的企业,一般不采取查封资产冻结账户措施,允许企业延续正常生产经营;坚持对涉民生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案款。2019年至今,全市两级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2721件,执行到位金额1.3亿元。此外,通过党委政法委、民政部门救助困难申请执行人300人,救助金额504.9万元,通过司法救助系统救助困难申请执行人253人,救助金额635.61万元,解决了一大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工伤事故等信访案件困难申请人家庭生活问题。对于规避、抗拒执行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今年1~9月,全市法院司法拘留100人、拘传181人、执行搜查20起,强制清场3次,移送公安拒执立案2件。
据了解,我市两级法院将从即日起至2021年春节前,开展为期4个月的专项执行行动,其中包括集中清理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案件,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还将积极探索运用信用承诺和修复机制,正向激励和失信制裁双管齐下,引导被执行人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促使其自觉履行,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