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瑞昌:突出“聚引育” 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

发布时间: 2021-12-23    来源:

九江新闻网讯(雷勉鸿 周平栋)12月15日,瑞昌市召开第四届优秀人才表彰会,表彰29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业活力。这是瑞昌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完善激励政策的真实写照。

枝繁巢暖,引凤来栖。近年来,瑞昌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主导地位,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满腔热情服务人才,搭建平台用好人才,一系列举措吸引大批高层次人才来瑞昌发展,众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人才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为瑞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优化环境聚人才

瑞昌制定优惠政策,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先后出台《关于人才引进培养的实施意见(试行)》《瑞昌市LED产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系列人才政策,每位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名专家,向各类人才宣传瑞昌相关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其解决困难,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开辟绿色通道,并邀请人才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建言献策、咨询论证。   

提供高效服务。瑞昌市委成立党建与人才服务中心,对来瑞昌工作的企业高管及技术骨干安排公租房,按照“拎包入住”的标准,投入270万装修40套政府房源作为首批人才公寓,现有13名人才安心满意入住人才公寓。每年为瑞昌市1300余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才和引进的人才免费体检。

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在瑞昌市广大知识分子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组织“我为新时代建功立业”主题学习研讨活动,激发人才爱国奉献、担当实干、建功立业的热情。

搭建平台引人才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集创新人才的有效载体。瑞昌引进高端人才,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工作站,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来瑞昌开展技术服务。目前,瑞昌拥有院士工作站3家、专家工作站3家,3家科技服务站,研究院6家,技术中心7家。顾国彪院士及其技术团队先后6次来瑞昌市森奥达科技有限公司瑞昌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指导企业编写电机再造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书,成功申报国家工信部的绿色制造项目。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陈新滋院士研发出三种新型树脂材料和节能减排新工艺,每年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引进科技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科研院所到瑞昌建立分支机构,先后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成立县域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通过研究院平台建设,引进清华大学教授王有强、中核集团大国工匠苏胜勇等顶尖人才来瑞昌研究院任职。通过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大为提升。

引进特色人才。大力实施“体育+”战略,通过体育事业发展引进一批体育专业人才。投资8000万元建设瑞昌市国际羽毛球学院。依托县级体育场馆,先后承办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比赛等各类赛事200余场,众多体育爱好者走进瑞昌。“体育+人才”战略推动体育消费的人群和市场不断扩大,撬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育人才

新型智库育人。依托县域发展研究院专家团队先后为瑞昌领导干部开展专题讲座和青年干部培训。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人才培养与合作、教学科研实践、案例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每年清华大学生来瑞昌开展暑期实践锻炼并和中学生交流互动,已有30余名瑞昌中学生到清华大学开展“瑞昌情·清华行·中国梦”游学活动。成立以瑞昌经济发展顾问和瑞昌市委咨询决策委员会为主的新型智库,聘请10名瑞昌籍在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瑞昌经济发展顾问,为瑞昌发展提供参谋和服务。

产业培训育人。围绕瑞昌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木业家居和高分子材料等产业人才。统筹人社、农业等部门各类培训项目,采取开办培训班、专家授课、外地进修等方式,组织实用技能和创业培训4000多人次。连续举办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提供项目推荐、担保贷款、创业补贴、跟踪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校企合作育人。抓好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以瑞昌市现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平台,优化课程设计,根据企业及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当前,瑞昌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涌动自如,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