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九派荣光·政府亮点工作】瑞昌市展示

发布时间: 2022-01-17    来源:

导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广泛宣传2021年度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新成效,“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开展2021年度“九派荣光·政府亮点工作”网络展示活动,重点展示全市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以“五型”政府建设为内生动力,围绕“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奋斗目标,按照“融圈入群、强产兴城、绿色发展、实干崛起”工作思路,在重大项目、营商环境、乡村振兴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实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局面。

今日推出县(市、区)工作展示第十四期,展示:

瑞昌市

2021年,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瑞昌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九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开放引领、绿色示范、工业强市、实干争先”发展思路,开放再出发、奋进新时代,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起步之年夺取新彩头,开局之年迈上新台阶。在全省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瑞昌位列100个县(市、区)第一;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先进县(市、区)、全省“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实现“十四五”开门红。

                       九派祥瑞昌盛 拥江乘风远航

一、凝聚开放活力,激发经济动能,树起县域发展“新标杆”

秉承开放理念、铆足争先意识,争当三省协同“桥头堡”、跨江合作“领头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九江市前列。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9.2%;完成财政总收入44.9亿图片元、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增长9.5%;规上工业营业收入720亿元、增长18.0%。新增1家税收过亿元工业企业、总数达5家,“2020年九江工业企业40强”瑞昌占4家;港口货物吞吐量超4700万吨,位居九江五大港区之首;瑞昌经开区成为首个迈入500亿级的省级工业园区。获评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市、区)。

长江公用码头

智造小镇科创园

二、坚持工业强市,突出产业铸魂,挺起工业经济“硬脊梁”

筑牢产业支撑。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放大比较优势、突破瓶颈制约,全面开启瑞昌工业发展的“第三次创业”,着力构建“3+N”产业发展体系。预计全年电子信息、木业家居、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可分别突破120亿元、150亿元、200亿元。

中林华中国际木业家居产业园智能化生产

着力招大引强。按照“高大上+链群配”思路,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三年行动,努力引进一批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头部项目,带动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落户,促进主导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全年共引进重大项目96个,其中“50·20”项目10个。

提速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精准强化资金、土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形成压茬推进、滚动向前的良好局面。全年列入省大中型建设项目44个、项目总投资329.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1.94亿元。建立红黄蓝绿调度机制,昕诺飞·凯耀照明、康佳KKTV智能制造、晨丰科技等重大项目推进有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昕诺飞·凯耀生产车间

提质科技创新。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4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7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新建成专家工作站3家,排名九江市前列。2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4家入围全省新增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全年企业研发投入5.05亿元,占GDP比重1.89%,实现逐年递增。

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夜景

三、深化便民服务,释放改革红利,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

“一号工程”打造“一等经验”。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聚焦九江营商环境“全省作示范、全国走前列”目标定位,持续擦亮瑞昌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在全国首推“网上申报+秒批+零材料”智能化转学审批业务,高效启动“证照联办”“无证办理”“一链办理”等改革服务举措,更好地便民利企。“放管服”改革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编制的《改革典型做法材料汇编》,“净矿”出让经验再获自然资源部批示推广,一站式多元解纷改革经验在全省发文推广。

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营业执照

“一揽政策”塑造“一流环境”。以大物流助推环境大提升,引进上海正广通、江西三志、联盛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已开通瑞昌至全国90%省会和大中城市的省际干线,朝着建设中部地区物流重要节点城市目标大步迈进。瑞昌成为江西首个直冠省名、唯一能办理商标注册的县级市,全省唯一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产融合作战略协议签订

四、实施城市更新,推进乡村振兴,奏响美丽城乡“协作曲”

城市绽放别样光彩。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总投入100.8亿元,系统实施40多个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精心改”,改出一片“美家园”。投资4500万元,完成4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群众1386户,改造后小区路平灯亮、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完成7条道路提升改造,城市污水有效收集,城市内涝有力化解,城市品位与日俱增,得到广大市民一致点赞。

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市府花园小区

“精致建”,建成一处“幸福地”。投入4000万元,建成文昌阁等小游园、小广场46处,让群众开窗见景、出门见绿。建成6个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让1.2万群众住进新区、搬进新房。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城区新增停车位一万多个,有效缓解出行“停车难”。

“精细治”,治绘一幅“生态画”。总投资9.42亿元,实施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让管网与河渠交相辉映,城市水生态越来越好,共绘一幅“青山如画、碧水绕城、绿色示范”的瑞昌生态画卷。

让矿山变绿地的天嗣山公园

乡村留下最美乡愁。主动对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把农业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抓手,扎实推进“一乡一园”提档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全面完成乡镇“一乡一园”发展规划,现有3个省级产业园,推动赛湖产业园稻渔以及长江四大家鱼资源整合,全力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机械化收割

美丽宜居焕新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新农村建设,努力创建美丽宜居示范县。农村环境整治“五建三治一管护”持续加强;新建卫生公厕85座,无害化卫生厕改1500户;新建新农村点121个,惠及农户4934户、16873人,美丽乡镇创建稳步推进,农村环境面貌日益改观,周末回乡康养正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芝麻开花节节高。加强农业品牌创建,努力打造瑞昌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新形象。瑞昌山药、茶叶、溢流香禽蛋屡屡在国家级展会中斩获金奖,特别是瑞昌黑芝麻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评审,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称号。全年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34个,现有“三品一标”农产品75个。

五、践行人民至上,回应民之所盼,结下民生实事“幸福果”

办好“民生事”。践行“致广大而尽精微”理念,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养老点位、如厕厕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增就业岗位6000余个,托幼园位360个,上学座位5000余个,养老点位42个,如厕厕位700余个,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羽毛球体育赛事

做活“体育+”。紧握承办省运会契机,建设体育强市,获评省体育产业基地。成功举办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比赛,江西北大门足球俱乐部在中甲比赛中保级成功,羽毛球“一县一品”品牌更加响亮,入选“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名单。

铜源剪影文化园

提升“幸福感”。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类人员”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福利院即将建成投用;夏畈铜源剪影文化园成功创新中国成立家4A级景区;铜岭铜矿遗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获评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殡葬改革、应急管理、食品监管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最美岸线”成果更加巩固,武山铜矿等4家矿山成功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深入推进居民小区治理体系改革,打造了城区基层治理的新样板。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获国务院普查办通报表扬。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全国信访“三无”县市、全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

最美长江岸线

奋发有为开新局,改革创新再出发。瑞昌市将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九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瑞昌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融圈入群、强产兴城”主力军,争当“绿色发展、实干崛起”排头兵,全力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作示范勇争先,为“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贡献瑞昌力量。(来源:“九江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