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义镇: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见效
南义镇素称“竹编之乡”,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近年来,该镇深挖文化积淀,着力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从党建引领、创新融合、服务发展三个方面,突出发挥非遗文化在凝心聚力、以文化人、推动发展上的特殊作用,擦亮了非遗文化品牌,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全镇落地见效。
党建引领,铸牢文化之魂。
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非遗文化传承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南义镇党委着力在固“根”守“魂”上下功夫,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坚持把支部建在文化阵地一线,把战斗力凝聚在文化阵地一线。2019年10月,瑞昌市南义竹编工艺厂、瑞昌市恒辉竹编工艺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成立中共南义镇小微企业联合支部委员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南义竹编工艺厂厂长田先敏就是支部的党员之一。同时,南义镇党委下派党建指导员挂点帮扶指导,确保支部工作机制规范有序。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瑞昌竹编——这一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有了坚实的组织后盾,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
创新融合,焕发文明实践活力。
为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传统非遗文化的感化作用,焕发文明实践活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依托竹编悠久的历史文化,南义镇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文明实践中的重要部分,将非遗文化传承保护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努力实现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将瑞昌竹编工艺展馆打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进一步激活阵地文化功能。并以此为平台,吸纳小微企业支部党员和非遗传承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诸如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非遗文化宣讲、竹编编织工艺体验以及竹编工艺品展演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以文化志愿服务拓展文明实践,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让群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所在。
近年来,该基地每年坚持举办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班,开展竹编技艺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240余人次,并发展和带动残疾人就业5人;每年定期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宣讲10余次;累计受邀赴外开展竹编工艺品展演百余次。
服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以来,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景和林果产业基础,南义镇在积极谋划东升村下阮组旅游民宿项目的同时,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将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着力打造以竹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小镇,促进非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点。并以阵地资源整合为抓手,将产业小镇打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搭建更多非遗展示平台,旨在以非遗文化“点亮”文明实践,以志愿服务活动凝聚精神力量,汇聚发展合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前,竹文化产业小镇已完成7栋民宿的主体建设,其中3栋已开放营业。下步,南义镇将持续围绕非遗传承保护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着力促进文旅融合,在系统整合资源、服务聚合人气、活动整合内容上下功夫,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振兴。
(南义镇 吴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