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码头镇:办好“微实事”收获“大幸福”

发布时间: 2022-07-22    来源: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码头镇坚持党建引领,瞄准群众需求,创新治理方式,在集镇建设、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全覆盖听取群众心声,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与需求,不断将“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让“群众呼声”变成“群众掌声”。

聚焦“急难愁盼” 解锁“幸福密码”

“我们社区是个老小区,整个环境比较差,听说这次项目改造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非常激动,期待改造后小区环境变更好。”家住6214厂社区的居民苏卫国说。

本着“早谋划、早上手、早见效”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码头镇把6214厂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补齐民生短板、打造美丽集镇的一项重要内容,共改造小区建筑面积约3.06万平方米,项目不仅实现沥青路面改造、强弱电迁改规整、公共区域给排水工程等一系列改造,还通过增加停车位、增大绿化面积等提升硬件设施水平,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我们社区老年人比较多,所以在设计之初就比较重视他们的意见,通过上门走访、开展座谈会等形式,主动了解居民需求,听取居民意见,新增了小游园、休憩椅等适老化设施,让老年人群体真正体验到了“老有所乐”的幸福感。”6214厂社区支部书记姚喜贵介绍道。

谋划实施让群众说好,建设推进让群众见好。码头镇始终坚持问计于民、汇集民智,先后多次开展“有事先商量”协商民主建设工作,针对性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倾听群众意见,将民意民声贯穿民生建设全过程,既改外露的“面子”,也改惠民的“里子”,使广大群众成为民生项目实事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搭建“惠民平台” 绘就“温暖底色”

“孩子们,夏天到了,天气虽然很热,但我们不能独自下河游泳,这样是很不安全的……”7月3日,码头镇港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为辖区内少年儿童开展暑期防溺水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这是进入暑期以来的第三次活动,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始终牵动着志愿者们的心。

今年以来,码头镇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优化民生服务,依托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为主体,开展了“温暖送到家”“安全送到家”“服务送到家”等多种主题的志愿活动400余场,将服务传导至各村“神经末梢”,“零距离”服务农村社区群众。

长咀村何大爷家中,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王能凯正在操作手机帮他激活电子医保凭证。“听说手机上开通了这个功能,就不用带医保卡出门了,我经常忘了医保卡放在哪里,想着用手机去买药更方便。”何大爷说,“我不太会用这种智能手机,给村里网格员打了电话他们就来了,真是给我帮了大忙!”

“我不仅是村里的矛盾化解员,还是信息采集员、政策宣讲员、事务代办员。”王能凯骄傲的说,如今辖区内的网格员们化身全科服务员,负责的工作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让村民办事“找多人”变成了“找一人”。

近年来,码头镇积极探索“网格+”工作模式,以网格化为支撑,开展“网格化+党建”“网格化+综治”“网格化+民生服务”等活动,以多网融合实现精细化管理。网格员们利用入户走访、联户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建议,及时梳理、及时办结,全镇基层治理基本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真正实现了服务村民零距离。

打造“便民品牌” 构建“高效服务”

“点击政务公开查询机的屏幕就可以查询到最新的企业扶持政策指引,还能看到其他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真是太方便了!”企业办事员陈女士在便民服务大厅里体验了新启用的智能政务公开专区,对其赞不绝口,“这里不仅配备有电脑、打印机让我们自助办理,还有工作人员全程指导。”

今年以来,码头镇牢牢把握全省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十县百乡”创建这一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双“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便民、利企两条主线,建设符合码头镇企业多、人口多、业务范围广等特点,并集政府信息查询、政策解读、办事咨询、信息查阅、意见征集、信息公开申请、自助办理、便民服务等全过程于一体的政务公开“实体店”,高标准打造全市政务公开样板点。

“以前想咨询办理点事情,要东跑西跑到处问,现在在我们镇里的便民服务中心一次性就能全部办好,真是节省了好多时间。”前来办事的张先生感慨。该镇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公开”新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码头镇推出政务公开二维码集,让政府信息、政府工作、政府活动“码”上知,高频事项“码”上办,“码”上助力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据了解,码头镇目前正在大力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村级延伸,指导全镇20个村(居)民以“事项标准化、内容常态化、管理规范化”为目标,建立完善公开事项清单,列明公开内容,公开时限、公开形式等,重点就乡村振兴、村级财务、惠民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公开。畅通村(居)务公开渠道,利用微信群、信息公开栏打造村级政务公开的新平台。积极拓宽渠道,通过乡村大舞台、村民网上议事厅、大喇叭等多种方式宣传政策、公布信息、接受监督,打通政务公开的“最后一公里”。

(码头镇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