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防医养融合发展经验获全省推广
日前,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会上,我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一二三四”模式引关注、获肯定。省卫健委专门发文,在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推广瑞昌市医防医养融合发展经验。
会上,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西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分别围绕我省如何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赣州市缘何深化医改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等问题展开提问。我市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地区代表受邀参会,向全省介绍了我市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居民健康管护方面取得的成效,我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一二三四”模式引关注、获肯定。
作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之一,我市始终把“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医疗机构得发展”作为改革成败的“指挥棒”“评分器”,构建了“一二三四”模式。“一”,即建立一个医共体,成立瑞昌市总医院,对县级三家医院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一体管理,直管23家基层医疗机构及辖区151家产权公有村卫生室;“二”即深化医保、公卫2个资金打包制度改革,实行全市医保统筹基金总额的95%打包预付市总医院,进行包干支付、结余留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人头总额预算,由总医院统筹用于医防融合工作;“三”即构建医防、医养、医智3个融合优质服务体系,在基层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医防融合办公室”,推行“医疗+养老+养生”一体化的康养服务;“四”,即贯通首诊、分诊、转诊、联诊4个诊疗机制,落实基层和县域“首诊”、县乡村之间“分诊”、医共体之间的“转诊”、县域内外的“联诊”制度。
据悉,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有序就医格局,县域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基层医防医养融合服务模式成效显现,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我市县域内就诊率为93.02%,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94.6%,基层就诊率由65.4%增加到71.1%。通过实施医共体内药品、耗材统一采购、统一目录、统一管理,明显减低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正式实施后,8月份当月医共体内药品支出同期从35%下降到29.5%,耗材医疗支出从21%下降到16.7%。通过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团队包村包户专班,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县域患者满意度达97.46%。
(瑞昌市融媒体中心 陈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