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送课进校园——九江市小记者协会组织15场新闻及写作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1-06-04    来源:







  袁海飞/文  本报记者  袁东来/摄

  为进一步培养小记者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5月12日以来,九江市小记者协会邀请8名九江日报社中、青年优秀记者,先后来到浔阳、瑞昌、德安、彭泽、柴桑、都昌等县(市、区),走进校园为小记者们开展新闻及写作知识公益讲座,言传身教,面对面传授写作“秘籍”。

  在柴桑小学的课堂上,九江日报社新闻中心主任袁东来结合他多年的新闻采访经验,以生动有趣的实例,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的新闻知识分享予小记者们。同时就“为什么要当小记者”、“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并与小记者们现场提问互动。

  在瑞昌市码头亚东希望小学和九江经开区兴中学校的教室里,九江日报社总编室资深编辑王红旗用两个自己的写作小故事开篇,以“五言”(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据)、“六色”(红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蓝色)为纲要,为小记者们传授写作的技巧。为了让小记者们更容易理解新闻的定义,他还以生活中的事例举例阐释,形象生动的例子引得小记者满堂喝彩,调动起了在场小记者们的兴趣。

  在德安县第一小学、蒲塘小学、第三小学及隆平学校等四所学校里,长江周刊副主编陈修平、九江日报经济部副主任沈明杰,围绕“新闻的六要素5W+1H、新闻写作特点真、新、奇、短、精、深,以及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记者?”结合他们的工作经历,重点讲解如何采访、如何写好新闻稿件等写作技巧,鼓励小记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拓宽知识面。并结合小学生的课本知识做出提问,同时以《安全教育周》为主题手把手教小记者做一次采访,让他们真切体验当记者的感觉。

  在彭泽县鹿鸣小学、渊明小学、狄公小学与珍珠湖小学等四所学校,九江日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孔颖与时政新闻部记者商乐根据小记者年龄小的特点,采用活泼多样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小记者们讲解新闻及写作知识。同时还引导小记者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新闻,培养新闻敏感,多去发掘身边的新闻趣事,有深度地去挖掘新闻。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记得认认真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互动环节中,小记者们大胆发言,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气氛非常活跃,对于踊跃发言并回答正确的同学,老师均送上一份精美小礼品,并鼓励小记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写作,积极投稿。

  在柴桑区第四小学与第二小学的教室里,九江日报社维权部记者吴业园将新闻写作与作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分别做了讲解。新闻是以实例为准,“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授课老师结合生活实践和新闻报道案例,引导小记者们如何进行采访,告诉小记者们要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必须学会采访,发掘亮点,挖掘出独特新闻视角。课堂上,老师针对小记者的学习习惯及爱好频频进行互动,小记者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并就小记者习作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意见,鼓励小记者要勤于写作,积极投稿,争取有好作品登上九江日报和浔阳晚报。

  “无论是写作文还是写新闻,你要吸引别人的注意,那就是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在都昌县白洋中学和云住学校浔阳晚报副刊编辑连国秀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从身边的新闻实例就新闻的真实性、实效性以及新闻写作技巧做了详细讲解。并就“会采访、会摄影、会写作”等新闻构成的三方面教小记者们如何采访、摄影及写作,鼓励小记者从细节处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要突出写作主题;注重“新”,而“新”是从日常的思考与发现中来。

  下一步,九江小记者协会还将持续组织优秀记者送课进校园,给更多小记者传授写作技巧。